一、教学与学术职责
这是教师最基础的职责,即传授学科知识和技能。
1. 课程设计与教学:
   ·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要求,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、教案和课件。
   · 精通所教学科(如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历史等)的知识体系,并能清晰、准确地传授给学生。
   ·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(如讲授、讨论、探究、项目式学习等)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。
2. 评估与反馈:
   · 设计作业、测验和考试,以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情况。
   · 及时批改作业和试卷,并提供具体、建设性的反馈,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。
   · 记录和分析学生成绩,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。
3. 培养核心能力:
   · 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点,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、分析能力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。
   ·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技能,为升入大学或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。
二、学生发展与育人职责
这是教师角色的灵魂,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人格塑造。
1. 思想道德教育:
   · 作为班主任或科任老师,都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、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教育。
   ·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2. 心理健康与情感关怀:
   · 高中阶段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和青春期困惑,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。
   · 充当倾听者和指导者,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,必要时与学校心理老师或家长沟通。
3. 个性化指导与生涯规划:
   · 识别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,因材施教。
   · 提供选课指导、大学专业选择和未来职业规划的初步建议,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。
4. 行为习惯养成:
   · 管理课堂纪律,培养学生遵守规则、尊重他人、负责任的态度。
   · 通过日常管理和言传身教,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。
三、班级管理与沟通职责
确保一个安全、有序、积极的学习环境。
1. 班级日常管理:
   · (特别是对于班主任)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事务,如考勤、卫生、纪律、班会活动等。
   · 营造积极向上、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和学风。
2. 家校沟通合作:
   · 定期与家长沟通,通过家长会、电话、家访、网络平台等方式,反馈学生在校情况。
   · 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,形成家校教育合力。